场景二:逃课被辅导员发现,需要写检讨,却不知如何开笔。
选择套路:过去+现在+未来
——过去我一直对学校的纪律有所轻视,现在我终于明白诸位老师的良苦用心,将来我一定会严格遵守,绝不再犯。
场景三:读书社第一次招新活动之后,你需要向社长汇报工作,却找不到合适的模板。
选择套路:现象+原因+建议
——我发现今年学生对我们社团的热情不如去年了,原因很有可能是我们的宣传太少,我建议趁着读书节在图书馆发起一次活动。
2
看完上面的小例子,大致明白这个套路了吗?它有个帅炸天的名字叫“万能三点论”。
大家好,这个套路叫做“万能三点论!”
说两点太少显得没水平,说四点以上太多人家又记不住。所以要说3点,“稳!”。
那我们在实战中又该如何找到这三个点呢?
——先定角度
时间的角度: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
人物的角度:你、我、他
逻辑关系角度:现象、原因、建议
序列关系:首先、其次、然后
……
在定完角度之后就好办了,只要用相应的内容扩展即可。“万能三点论”主要是帮你理清表达的逻辑结构,一篇文章中也可以包含多个“万能三点”。
比如名动天下的《出师表》(白话版)
你爹走之前把大事交代给我(过去)、现在南方都被我们打下来了(现在)、将来向北就能把中原也打下来(未来)
你爹一直说向宠将军很能干(他)、我也认为军队的事情该多找找他(我)、希望你对他多信任一点(你)
对你忠诚的人都在拼命(现像)、这是为报答你爹的恩情(原因)、你应该多听听意见(建议)
……
“表”相当于是古代臣民对皇帝的书信,所以如何说话,如何用语,都需要慎之又慎。伴君如伴虎,当皇帝都能听得进你说的话时,你的口才是真的好了。
可见《出师表》思路清晰,结构分明,除了情感真挚,内容诚实外,其语言表达也是“套路满满”。
3
凡事都是知易行难,说话也一样,需要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。正如在文章开头所讲的那样,我们平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场面,需要三思而后行。
这类场面其实是锻炼的绝佳时机,不该回避。有许多人甚至要主动寻找演讲机会,就是为了提升自己应付各种场面的能力。
可正常情况下,我们能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,所以就更应该珍惜平时的场面,带上这套“万能三点论”,多多尝试,你的表达能力、语言逻辑一定能迅速进步。
在大学才能经历的9个甜蜜恋爱瞬间,你最想要哪个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